繼續閱讀

跟鄧南光有關的奇妙連結

鄉愁記憶鄧南光
在茉莉二手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動了想買的念頭。

聽起還很沒甚麼喔,買就買啊~
事實上我現在很少馬上買東西,尤其是書,說起來是我自己龜毛,現在不想留多餘的東西,像文物古蹟類的書,我幾乎都從圖書館借,這類書大部頭又貴,想找地方放都嫌麻煩,再怎麼喜歡也是久久才看一次,買都買不完。
可是回家想了想,我還是跑去買回來了,價錢是細節,不過茉莉是賣半價的300元,而且可能這個系列是出版商的退書,同一本鄧南光就有3本,我買的這本應該是全新的,內頁完全還沒翻過的痕跡。

內頁1
買個東西這麼囉嗦,不過我覺得越仔細考慮過買的東西會越喜歡喔。

昨天到現在反覆看了三遍,真的很喜歡,而且我自己在想為什麼我一眼就喜歡這本書呢。
話說上一次國美館的紀錄片雙年展(也就是2年前),我在節目單上看見一部8mm的50年代台灣家庭紀錄片,因為時間不剛好沒看成,有點小遺憾但也沒辦法;那應該就是鄧南光的作品,只是當時我也沒著意去記。

六月中我去看了張照堂的攝影展,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張照堂是誰,只是單純看見海報上"歲月印樣"的50年代台灣風景就跑去看~~事實上,張照堂就是我買的這本[鄉愁‧記憶  鄧南光]的作者,用很詳實溫煦的筆調,介紹了前輩攝影師的一生。
然後我看到鄧南光是出身北埔,咦?我去過北埔。
大概4年前去新竹找在那裡念書的E玩,我說想去內灣,E說既然喜歡老街,也去北埔走走吧!!
我還在北埔拍了一堆照片,也很喜歡跟鄧南光有家族淵源的姜阿新老宅。

因為喜歡北埔,連電影『1895』我都覺得很親切。

內頁2
不過最要說的,還是鄧南光其人其影吸引了我。
鄧南光是1907年生的,跟我爺爺是同輩人,不過那個時代中,他的家族有能力供他在日本念高中及大學的,而且在當時買了萊卡LEICA相機,那時候這台相機即使是中古的,價值都可以在台灣買一棟房子了。

但身外物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鄧南光以相機為他的第三隻眼睛,觀看並留存了當時的影象,30年代的東京街頭讓我想到小津安二郎電影的場景(的確是同一個時代啊),他回台後經營相機生意,拍下的故鄉北埔舊景和家庭留念寫真我都好喜歡,那種無造作的生活感,充滿了時代的空氣,現在看起來還是很棒。

228事件之後,本省籍的知識份子噤聲,鄧南光沉靜內斂的性格所致,還是留有很多當時的紀實照片。60年代他拍的一系列酒家小姐,拍出的就是她們工作中的感覺,或站或立或笑,鄧南光的鏡頭拍的不是"某人",他拍的就像我們認識的人,有感情有思考。
內頁3 
照片最奇妙的地方是我不需贅言,它自己會說話。
你聽見了沒?

2 則留言:

maninov4u 提到...

Hi molly,
妳說得對, 照片最奇妙的地方是我不需贅言,它自己會說話。
當看回舊日拍下的照片時, 它真的像告訴著你當時的情景.
不要說在二三十年代, 在六十年代能有一台照相機已是身份的像徵.
在網上找到了舊居的照片, 見到郵箱與當年的一模樣(我們住的宿舍, 一整座大樓的郵箱全集中在一處), 覺得它真的像在對我說:你還記得我的模樣嗎?
http://hk.myblog.yahoo.com/jw!ueWcSJWdExJvFNRgWkaRVn04qdnhets-/article?mid=32355&suc=1

飛羊 提到...

hi hsumolly
很吸引的一本攝影集。畢竟,那時的“眼睛”除了記錄一些心情,也記錄一些值得注意的事。

關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