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異國友人

經由postcrossing 這個管道,我多了一個德國朋友。
但就種種意義來說,又應該是postcrossing的意外。
印象中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聽過postcrossing可以跟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換明信片,這是一個廣義的說法。我喜歡收到明信片,但刻意去交朋友來寄明信片,好像也沒這個必要,就沒深入了解。看紀錄是2020年,應該是突然想到,申請帳號、熱衷一陣子,默默地不想寄了。
為什麼呢?就說是不適合我吧。
申請了一個寄出的帳號,得到一組個資,對方收到登錄之後,得到一個資格,postcrossing會隨機給出你的資料,某日你的信箱就可能多了一張來自陌生國度的明信片。機制是公平可行,為了避免犯罪,postcrossing也會提醒盡量不要提供個資,除非你的本意是廣結善緣,跟全世界交朋友。最初的10張充滿期待,看到不同的郵票郵戳也很有趣,常常像英文初學者寫些打招呼的英文也不是不好,寄多了就很機械化。很像是小學跳土風舞,旋律中跟不同的人拍手轉圈,只是postcrossing中大家拍個手就四散了,一直持續轉圈拍手我有點累,開始覺得,要就寫給自己朋友就好,一定要寄給這麼多陌生人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嗎?

有一天,我收到同樣也是來自postcrossing的明信片,這位德國先生是退休的校長,他說有收集「used stamps」,如果我願意寄些給他,他將會非常感激,附了地址給我。那有甚麼問題,我剛好有很多,寄了一堆給他。跟之前不同的,我收到了回信,他也寄了些德國的舊郵票跟明信片給我;從此,我們像比賽一樣寄來寄去。其實我並不介意寄這些,本來就常常在寫信,但是德國先生不喜歡白收到別人的餽贈,會詢問我喜歡甚麼德國東西,我也是同好,所以我後來收到的不是單張明信片,厚厚的信封中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明信片、精緻漂亮的小全張、最多的當然是德國郵票。同時便簽中簡單的文字。最近跟家人去哪裡度假、大致近況,簡單明暸。
雖然我們用同非母語的英文交流,能聊得非常有限。但也跟我和郁子小姐一樣,語言是一種工具,但在語言之外,同一質地的人會互相發現。德國先生用的信封簡單質佳,標準大小卻可以放進厚厚的明信片,每次寄信用的郵票都有挑選過,每封都不一樣,還有老派的鋼筆字。我也用類似的西式信封回信,原來可以放這麼多明信片,選不同但協調的郵票是我的拿手本事,雖然沒用鋼筆,我用自成一格的手寫字體。
SO GLAD TO KNOW YOU.

4 則留言:

susi 提到...

藍色的字是他的字跡
因不是母語
所以簽的很像青少年的字
也很趣~

hsumolly 提到...

他之前寫的內容多半是閒聊,這張提到的是他家附近有黨派抗議遊行,非常生活化呢,我也搞不懂這次為什麼用打字?之前都是手寫的,有的字好難辨認喔^^

susi 提到...

哈..原來,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hsumolly 提到...

對兩個英文都是非母語的人,溝通真的有難度,好在善意不需言語就能感受到!

關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