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吃吃吃的生活哲學

R0051826
很隨意在圖書館借的書,臨去還前想留點紀錄,但又不到每一本寫心得的地步,
漫談一下最近的感想吧。

左邊這本『97歲的好奇心女孩』是我第二次借,是目前還在現役工作的第一位日本女性攝影師-笹本恒子。
剛開始會想,這可能是教人家怎麼長壽的書吧?結果是純粹的傳記,非常有趣,如果以現代角度而言可能還好,但是就1914年生的人,喜歡麵包勝過白飯,連戰後糧食不足分配食物券,還把自己的米券跟傳統的人家換麵粉券好做麵包,這種執著就不太像舊時代的女性了。她的攝影作品因時代的關係,正好是昭和報導文學,我還在評估要買哪一本,因為看不到內容要選還真是只能憑感覺。
中間這位古澤久子女士也是長壽的範本,我對大正、昭和前期的女性很感興趣,看到都會借來看的。倒是發現她的長壽之道也是飲食的控制,不是那種有機的健康,而是堅持她們那一代人的做法,在細節處很用心,該吃甚麼、想吃甚麼都很自然。這位女士的先生是名人,婆婆更是名門之秀,當她婆婆老年失智時,她照顧婆婆一方面是辛苦,但她心疼的是受過良好教育、想法前衛好相處的婆婆,生病之後截然不同。送走先生跟婆婆之後,也曾為自己獨自一人傷心失落,後來卻也走出自己溫潤有味的年長之道。

看到這兩位老人家的書,會有一種 "哇!可以這樣輕鬆快樂的老人生活真令人羨慕”的錯覺,看完內文,跟我的想法接近的點是"人活在世界上是很辛苦的”,沒有人可以活兩次,當我們才覺得掌握住青春,已經變成大人;懂得生活些許況味,原來老之將至。所有我們學到的東西,都不堪在下一階段使用,昨日的眼淚是送給今日的禮物,而在生命最後階段,能夠懂得、珍惜並且實踐自己想要的人生,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呀。

最左邊角田光代的『今天也謝謝招待了』,好像是完全不同的書,因為這本是她的散文選集,寫她從異常偏食小孩,到對某些食物能夠了解喜愛的自我紀錄,每篇的篇名都是食物。我記得第一次看角田光代的小說『第八日的蟬』,深深地被吸引感動,後來她的每一本書我都很喜歡,反而不解為什麼她跟吉本芭娜娜、江國香織齊名,的確,三個人年齡相近,也都是持續創作的暢銷女性作家,相同點也只有這裡。角田光代小說中獨特的人物設定散發出那種奇妙的強烈能量,跟社會貼近的淡淡悲哀,跟另兩位自溺於愛情或靈幻的堅持還真是完全不同。

話說我為甚麼要跟兩位兩人家的書並論呢?因為發現我注意到的重點都是"吃"這件事啊!!!

沒有留言:

關愛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