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閱讀

NOWHERE IN AFRICA / 何處是我家


這部電影我看了好幾遍,我自己是很喜歡,想要介紹出來卻一直懶得提筆,
不過想想還是留下些紀錄吧!

首先會被這部電影吸引是因為導演是『走出寂靜 Beyond Silence』的導演,再則是我對二戰的題材、猶太人的題材都很感興趣,但我很不愛看那些賺人熱淚的,也不是真的那麼勤奮都去找,剛好碰到好看得只能說運氣真好。

故事發生在1938年,大家發現了嗎?是的,它從戰前開始展開。
我想應該是希特勒在德國執政後,猶太人都感知到不安的空氣,所以主角德籍猶太人Walter以在非洲工作之便,要妻子Jettel和女兒Regina都移民到非洲的肯亞,所以這部電影最主要的舞台是非洲。
Walter幫人管理農場,他們家族在德國十分富裕,Jettel不能適應如此落後原始的生活,當然也抱著一些懷疑,待在德國不見得比非洲差吧?Walter的廚師Owuor曾救過他的命,Walter也是不太重視階級的人,顯得Jettel很勢利;還好女兒Regina如魚得水,很快融入非洲風土民情中。

電影中反應蠻多我聽來的猶太文化,譬如猶太人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安妮的日記』她跟姊姊都要學習跟做功課,為了Regina的教育,即使不捨,父母還是讓她去上寄宿學校,對他們來說這是無法妥協的。
由於是猶太人,在教會學校裡都要特別到旁邊也讓我印象深刻;Regina成績優秀,校長聽她說,父母告訴她為了讓她上學他們花多少錢,喃喃說道:「你們猶太人真是...」
有的人不愛談錢
眨

但電影中最難能可貴的是Jettel對非洲文化的自然融入,一開始她不喜歡這樣的環境,跟丈夫的感情也變的疏離飄搖,後來她簡直是稱職的管理人。宣戰之後,非洲進入看管的部分也頗動人。我喜歡這部沒在德國拍攝,卻反應了戰爭另一面的戰爭電影。


佔空間-本冊


城市裡的新發現,是個有書的地方。

光是這排書架前,我就逗留了很久。


這陣子到處跑,我都穿我的勃肯涼鞋,沒想到才換口味穿布鞋,就來到一個得脫鞋子的地方。
脫鞋是沒關係,只是綁鞋帶很麻煩呢~


太靠近拍的蠟燭。


牆上貼滿照片跟明信片。


很特別的燈泡。


打字機。


裝禎漂亮的書看起來就像藝術品。


剛好沒有人了。


老舊房子的原始氛圍保留下來了。


安靜的電風扇。


桌子上的陽光。


小椅子是穿鞋的好幫手。


準備中的綠意(我猜)。


旁邊的工地,最近台中市新房子蓋不停...


外面的燈。


附贈對街房子牆上有光影畫。


炎夏好天氣。

相遇


之前看的日劇說:"人生是不斷的相遇。"
我覺得很有道理。

今天在一中街的傻瓜麵吃麵,去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那裏很容易跟別人湊成一桌,我還蠻常一個人去吃,有時會遇到"假裝這個先來的人不存在"直接就坐在對面的人,今天遇到的是一臉笑容的小姐,很客氣的問:「請問這邊的位置有人坐嗎?」回應她的禮貌,我也趕緊說:「沒有,沒有,請坐。」
有時候人與人的交會就這麼一瞬,淡淡的光芒卻使我一個下午都很愉快。

也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常遇到這種事,上次我去火牛吃也遇到,通常女孩子都會找女孩子併桌,那個小姐跟我同事有點像,原本就多了幾分親切感,後來邊吃邊聊了起來,不知道的人大概會以為我們原本就是朋友。
她說我很難得,我說吃東西跟人家坐在一起還蠻常有的,不算多麼難得的情形,只是有遇到一看就很討厭的,就各吃各的而已。
她說她也常一個人吃東西,問別人說空的位置可不可以坐?第一次遇到像我笑得這麼燦爛的...
咦?我有嗎?我想應該也是回應她吧。

帶小孩們去買東西,他們現在都很大牌,選了付錢就要走;我都是說7-11的哥哥姐姐或叔叔阿姨有跟你打招呼就要回,進門喊歡迎光臨之類的就算了,如果有說"妳(你)好!"就要回人家"妳(你)好!",人家幫你服務說"謝謝!"那是理所當然。
孩子們小時候叫他們打招呼都還願意,長大了覺得只是陌生人,或者裝酷就不肯了,我沒有叫他們四處敦親睦鄰,只覺得最基本的,人家對你有禮貌你就應該用有禮貌的態度回應。
愛回嘴的昀仔有時也會囉嗦,我就跟她說:妳不要以為付錢的都是大爺喔。
因為跟她出去付錢的是我不是她,還輪不到她當大爺
樂

豐原的逸仙莊


Carol小姐帶我去的地方,她說是豐原林務局的宿舍,我發現門牌都有"逸仙莊"字樣。

很喜歡跟朋友出去時,大家說我想到某某地方妳可能會想拍...
那就是她們小時候印象中的老房子,我還可以附帶聽到一些相關的回憶。


除了拍照之外,更開心的是分享了朋友的私房景點。


這邊是兩層樓的房舍,雅致可喜。


看起來很結實的窗花。


某戶人家的二樓陽台。


牆邊有花花草草。


兩邊房子背對背的後巷。


這邊就很有日式風情了吧!?


牆頭的一抹綠意。


這一棟有兩層樓非常氣派。


從外頭看進去。


像活動中心的地方。


這區都被圍起來了,有點不妙....


我想去一個地方


我想去的地方,其實我常常經過,卻一直沒有專程去拍照。
雖然近,也難保它哪天不會默默消失,於是我拿起相機,來到這個地方。


跟消防栓打招呼。


這裡是林森路38巷。


我發現巷子裡面還有一棟日式房屋。


旁邊這裡寫的是有工程,但看起來不像要拆,比較像是改建。


有美麗庭院的房子已無人居住。


記錄它曾有的模樣。


這裡有一扇舊仍好看的窗。


信步走到第五市場。


適合探險的好天氣。


路邊的長板凳。


林森路對面的房子也吸引我的注意很久了,應該還有人住,我猜想。


關愛的眼神